从治疗初期到早期临床开发的各个阶段,我们的疾病研究团队与各学科专家及组织展开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诺华使命,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

心力衰竭

心脏是一个血泵,每天24小时不停跳动,不停泵血,当它功能不好时,就带不动太多的血在身体里流动,称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过大,数值高出一定的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同时,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除皮肤症状外,患者同时可能伴有广泛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其他临床表现。国外研究显示1,高达38%的患者可发生关节病型银屑病导致关节畸形病变甚至残疾。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病。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约为0.3%2,患病人数约在300万左右3。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且多见于男性。数据显示4-5,约8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脊柱疼痛和疲劳症状,晨僵比例更是高达90%。

慢性髓性白血病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BCR-ABL融合基因和/或Ph染色体阳性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90%以上患者初诊为慢性期。CML约占成人白血病15%,占所有儿童白血病5%。随年龄增加,CML发病率逐步升高,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CML患者更为年轻化,中位发病年龄为45-50岁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是一种主要由于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丢失,导致血小板破坏加速及血小板生成不足,以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老年患者致命性出血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年轻患者。

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以骨髓中出现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等纤维性病变为特征的BCR-ABL1(-)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失调导致细胞分化、增殖异常,骨髓逐渐丧失造血机能,从而引起贫血或血细胞异常、髓外造血、肝脾肿大、体质性症状、进展为白血病,并导致患者生存期缩短。

 

乳腺癌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绝大多数乳腺癌为乳腺的上皮细胞或腺体组织的小叶中起源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种7,也是全世界以及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肺癌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8,肺癌同时也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免疫介导性疾病,表现出神经硬化斑块的病变特征以及多样化的复杂临床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视力问题、膀胱或肠道功能异常、语言障碍、共济失调或认知能力损伤等。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是指因接触过敏原或者受到外界环境刺激而导致哮喘发作或加重的哮喘类型。过敏性哮喘是哮喘的最主要表型,占成人哮喘60%以上,在儿童哮喘中更高达80%以上。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后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部分患者还伴有血管性水肿。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发热、恶心、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累及喉头或心脏,严重的喉头水肿甚至会发生窒息,危及生命。荨麻疹可根据持续时间、是否有特定诱因等因素进一步分型。其中,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且诱因不明的 荨麻疹被称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糖尿病黄斑水肿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持续的高血糖水平损害眼睛的毛细血管,导致液体渗漏。这种损伤造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量,由此导致的黄斑积液(亦称水肿)是该疾病活动的关键标志,可导致视力损伤。患者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中心视力下降及色觉异常,此外部分患者早期阶段无任何症状表现。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 (AMD)是引起中老年人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包括出现中型玻璃膜疣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等,根据症状不同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其中湿性AMD即新生血管性AMD是90%以上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

 

IgA肾病

IgA肾病(IgAN)是一种进展性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多发于青壮年,是导致全球慢性肾脏疾病和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9。IgA肾病的早期阶段通常没有症状,许多患者是在出现显著肾脏损害后才得以确诊10,11。IgA肾病的症状和并发症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削弱患者的工作能力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2-17

 

脂蛋白(a)

脂蛋白(a)由低密度脂蛋白样颗粒和载脂蛋白(a)组成,通过促动脉粥样硬化,促血栓形成和促炎介导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个体脂蛋白(a)水平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且在一生中保持相对稳定。脂蛋白(a)水平升高将使患者终生面临心血管疾病快速进展的风险。脂蛋白(a) 是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28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会导致血红蛋白严重降低、输血依赖以及溶血。虽然C5 补体抑制剂已在临床应用,但八成以上患者依然无法实现血红蛋白正常化,近半数患者无法脱离输血,部分患者出现突破性溶血,同时注射给药方式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9-31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RVO-ME)是指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导致的黄斑区液体积聚。RVO是导致失明的第2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可累及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其最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系统性风险因素,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黄斑水肿(ME)。

 

C3肾小球病

C3肾小球病(C3G)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进展性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人18-21。每年,全世界每百万人中约有1-2人新确诊为C3G18。大约50%的成年C3G患者在确诊后10年内发展为肾衰竭,并将需要接受透析和/或肾脏移植20,22。但肾脏移植的成功率有限,55%的患者会出现复发23-26。C3G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包括应对疾病症状,以及对可能需要接受终身透析或移植的焦虑等27
 

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是与银屑病密切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多数患者关节症状继发于皮损后,也有少数患者先于皮损或与皮损同时发生。如治疗不及时,长期炎症会给关节带来不可逆的结构损伤,导致关节变形,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功能甚至致残。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140万32,2022年中国新发病例超过13.4万33,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肿瘤之一。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前列腺癌的终末期,患者一旦进入mCRPC阶段则预后不理想,五年生存率不足17%。超过85%的mCRPC为PSMA阳性前列腺癌。

1.Data on file. Report: Character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in hard-to-treat body areas: real-world data from the registry. June 15, 2018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国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60.
3.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成年人口数约10.5亿。以此数据为基础进行匡算
4.Ward MM. Arthritis Care Res. 1999:12(4):247-255.
5.Druce KL et al. Arthritis Res Ther. 2018;20(l):96.
6.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年8月第37卷第8期.
7.《2020最新全球癌症数据报告》
8.https://gco.iarc.fr/today/home
9.Rovin BH, Adler SG, Barratt J, et al. KDIGO 2021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lomerular Diseases. Kidney Int. 2021;100(4):S1-S276. doi:10.1016/j.kint.2021.05.021.
10.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IgA nephropathy. Available at: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kidney-disease/iga-nephropathy. Accessed September 2023.
11.Haider DG, Friedl A, Peric S, et al. BMC Nephrol. 2012;13:34.
12.Zhao Y, Chen YP, Wu YQ, Bao BY, Fan H. J Int Med Res. 2020;48(1):300060519898008.
13.Hallab A, Wish JB.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8;13(2):203-204.
14.Kutner NG, Zhang R, Huang Y, Johansen K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5(11):2040-2045.
15.Nie Y, Witten B, Schatell D, et al. Clin Kidney J. 2019;13(3):434-441.
16.Couser WG, Remuzzi G, Mendis S, Tonelli M. Kidney Int. 2011;80(12):1258-1270.
17.Pereira BDS, Fernandes NDS, de Melo NP, Abrita R, Grincenkov FRDS, Fernandes NMDS.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7;15(1):74.
18.Schena FP, Esposito P, Rossini M. Int J Mol Sci. 2020;21(2):525.
19.Smith RJ, Alexander J, Barlow PN,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7;18(9):2447-2456.
20.Martin B, Smith RJH. In: Adam MP, Ardinger HH, Pagon RA, et al. GeneReviews® [Internet]. Updated 2018.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1993-2022.
21.Medjeral-Thomas NR, O’Shaughnessy MM, O’Regan JA,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4;9(1):46-53.
22.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idney Disease: The Basics. Available at: https://www.kidney.org/news/newsroom/fsindex. Accessed December 6, 2023.
23.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The Voice of the Patient 2018
24.Servais A, Noël LH, Roumenina LT, et al. Kidney Int. 2012;82(4):454-464.
25.Zand L, Lorenz EC, Cosio FG,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14;25(5):1110-1117.
26.Regunathan-Shenk R, Avasare RS, Ahn W,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19;73(3):316-323.
27.Caravaca-Fontán F, Polanco N, Villacorta B,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3;38(1):222-235.
28.北京心脏学会,李建军,马长生.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及临床管理的专家科学建议[J]. 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2):10
29.Hill A, et al.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3:17028
30.Jalbert JJ, et al. Blood 2019;134:3407
31.de Latour RP, et al. N Engl J Med . 2024 Mar 14;390(11)994-1008
32.GLOBOCAN 2022.https://gco.iarc.who.in
33.Bingfeng Han, et 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4, 2667-0054.